空气能给液压系统带来很大的损害,但可惜通常只有在设备内产生大量泡沫,致使油品从油箱内大量溢出时用户才注意到空气也是一种潜在的污染物,并且带来诸多问题。以下就是空气可能带来的一些危害:
1.可压缩性。空气是可压缩气体,它会象海绵一样降低压力的有效传递。从而降低产量,增加不合格率,甚至带来人身伤亡。
2.气穴现象。有的参考书上记载气穴现象能增大磨损或产生噪音,因此应尽可能减少空气进入液压系统。
3.氧化问题。油品的氧化受多方面因素的作用。氧化速率与油品和空气(当然是其中含有的氧气)的接触面积成正比。
4.热分解。当将空气从常压下压缩到3,000个大气压时,其温度可以达到1000℃以上。这样的高温足以使油品分解,从而使油品变黑,甚至出现烟炱,导致油泥吸附在运动部件表面。
因此,当有空气混入或产生气泡时,要认真对待并处理。同时,要经常分析油品的使用性能如空放和泡沫稳定性。如果仍然出现此类问题,应该检查油品指标和油箱的设计,并且看一看是否存在油量不足或吸油管泄漏导致吸入空气。
32号液压油与46号液压油有什么不同?
变速箱液压油粘度的选择应考虑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工作温度和结构特点。我国变速箱液压油粘度等级分为10、15、22、32、46、68、100、150等八种,常用的粘度等级为32、46、68三种。
由流体力学知:液体在外力作用下流动时,由于液体分子间的内聚力而产生一种阻碍液体分子之间进行相对运动的内摩擦力,液体的这种产生内摩擦力的性质称为液体的粘性。
变速箱液压油粘度越大,其分子间相对运动的内摩擦力就越大。流动性越差。
在液压传动系统中,油泵是对油品粘度变化敏感元件之一,一般情况下,系统其它元件都是根据所规定的油品粘度进行设计和选择的。不同类型的泵,各自均有一个小和大的允许粘度。为减少动力消耗一般应尽量采用粘度低的油,但为满足关键部件的润滑及防止泄漏,则需选用合适粘度的液压油。
变速箱液压油在使用中主要监测油品的外观、粘度变化、色度变化、酸值变化、水分、杂质、戊烷不溶物、腐蚀等项目,定期检测这些项目可以提早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发生故障,我国已颁布了HL、HM油换油指标,分别为SH/T 0476-92和SH/T0599-94,原则上,使用中的变速箱液压油有一项指标达到换油指标时应更换新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