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zimg3.dns4.cn/pic/98381/jingluo/20170427224743_3877_zs.jpg)
经络调理培训-武汉中医药大学(图)
![](https://tzimg3.dns4.cn/heropic/98381/p2/20230803085421_2662_zs.jpg)
![](https://tzimg3.dns4.cn/heropic/98381/p2/20200508140800_4867_zs.jpg)
![](https://tzimg3.dns4.cn/heropic/98381/p2/20200508140758_9397_zs.jpg)
![](https://tzimg3.dns4.cn/heropic/98381/p2/20200508140758_4241_zs.jpg)
![](https://tzimg3.dns4.cn/heropic/98381/p2/20230803085707_8882_zs.jpg)
![](https://tzimg3.dns4.cn/heropic/98381/p2/20230803085420_7037_zs.jpg)
足少阳经筋:起于第四趾,向上结于外踝,经络调理培训,上行沿胫外侧缘,结于膝外侧;其分支起于腓骨部。上走大腿外侧,前边结于“伏兔”,后边结于骶部。直行者,经季胁,上走腋前缘,系于胸侧和乳部,结于缺盆。直行者,上出腋部,通过缺盆,行于太阳筋的前方,沿耳后,上额角,交会于头顶,向下走向下颌,上结于鼻旁。分支结于目外眦,成“外维”。
阴跷脉、阳跷脉
⑴ 循行部位:跷脉左右成对。阴跷脉、阳跷脉均起于足踝下。
阴跷脉从内踝下照海穴分出,沿内踝后直上下肢内侧,经前阴,沿腹、胸进入缺盆,出行于人迎穴之前,经鼻旁,到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阳跷脉会合。
阳跷脉从外踝下申脉穴分出,沿外踝后上行,经腹部,沿胸部后外侧,经肩部、颈外侧,上挟口角,到达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阴跷脉会合,再上行进入发际,向下到达耳后,与足少阳胆经会于项后。
⑵ 基本功能:跷,有轻健跷捷的意思。有濡养眼目、司眼睑之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古人还有阴阳跷脉“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之说。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具体从以下三方面叙述。
头面部:手三阳经止于头面,足三阳经起于头面,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在头面部交接,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
十二经脉在头面部分布的特点是:手足阳明经分布于面额部;手太阳经分布于面颊部;手足少阳经分布于耳颞部;足太阳经分布于头顶、枕项部。另外,足厥阴经也循行至顶部。
十二经脉在头面部的分布规律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
躯干部:十二经脉在躯干部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足三阴与足阳明经分布在胸、腹部(前),手三阳与足太阳经分布在肩胛、背、腰部(后),手三阴、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分布在腋、胁、侧腹部(侧)。
十二经脉在四肢分布的一般规律是: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
![](https://tzimg3.dns4.cn/pic/98381/jingluo/20150715141521_6232_zs.jpg)
经络调理培训-武汉中医药大学(图)由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提供。经络调理培训-武汉中医药大学(图)是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今年新升级推出的,以上图片仅供参考,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索取联系人:高女士。同时本公司还是从事武汉小儿推拿培训,武汉小儿推拿费用,武汉小儿推书的服务商,欢迎来电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