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菜共生技术-智慧农研(图)









鱼菜共生的技术原理就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方式之一(图1),即以水为媒介,鱼菜共生技术,建立水产养殖动物与植物,植物与微生物以及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机制,

以促进微生物对养殖有机废弃物的矿化分解和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鱼菜共生系统中,随着鱼类排泄物和饲料残渣的增多,异养微生物(包含氨化菌)首先开始繁殖,有机废物被分解并矿化为小分子营养物质,为自养菌(包含硝化细菌)的繁殖提供了条件。其中,有机物质当中的含氮物质经氨化作用转化为氨氮(NH3-N),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NH3-N被氧化为NO2-N,并进一步被氧化为NO3-N,致使NH3-N以及NO2-N含量逐渐下降并趋于零,而NO3-N含量逐渐上升。此时,微生物的代谢旺盛,系统对有机物质的净化能力强。故NO3-N的出现是系统微生态开始建立的主要标志。养殖有机废弃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逐级矿化,继而成为养分被植物根系吸收,从而实现对养殖水体的净化。





近几年鱼菜共生模式火热起来,收益很好、低水肥的运转模式也受国家扶持。根据新*社探访,河北唐山市一个占地2亩的鱼与蔬菜共生生态循环系统大棚,预计年纯收入可达20万元。如此效益的鱼菜共生系统,究竟有哪些创收致富模式呢?给大家揭秘!

这是常见的一种模式,水池上种养、下养鱼,通过管道将水池与蔬菜种植连接起来,水池的水通过管道给蔬菜提供营养水,水被蔬菜净化后返回池塘,形成一整套小生态系统。





这种立体栽培模式中,蔬菜年产量可比传统种植模式增加4茬。天津市一处太阳能恒温大棚,鱼菜共生项目每亩地一年可以产出1-2万斤鱼,超过3万斤蔬菜。






基质栽培法:养殖水体直接与基质培的灌溉系统连接,养殖区排放的废液直接以滴灌的方式循环至基质槽或者栽培容器,经由栽培基质过滤后,又把废水收集返回养殖水体,这种模式设计更为简单,用灌溉管直接连接种植槽或容器形成循环即可。大多用于瓜果等较为高大植物的基质栽培,需注意的地方是,栽培基质必须选质如豌豆状大小的砾石或者陶粒,这些基质滤化效果好,不会出现过滤超载而影响水循环,不宜用普通无土栽培的珍珠岩、蛭石或废菌糠基质,这些基质因排水不好而容易导致系统的生态平衡破坏。


鱼菜共生技术-智慧农研(图)由武汉智慧农研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鱼菜共生技术-智慧农研(图)是武汉智慧农研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今年新升级推出的,以上图片仅供参考,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索取联系人:张总。

武汉智慧农研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姓名: 张总 先生
手机: 18327082286
业务 QQ: 1171138241
公司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华中农业大学原附中三号楼一楼114、116号
电话: 027-87573966
传真: 027-87573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