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养鱼-武汉智慧农研-高密度养鱼设备









位于“跑道”前方的增氧水泵房

推水增氧让一塘静水动起来,养殖过程中产生的鱼粪和残存的饲料,顺着循环水流进入吸污水道,约80%可以被回收制成有机肥,剩下20%,则由已经建成的鱼塘底排污系统收集利用,整个过程零水体外排。外围鱼塘里饲养了花鲢、白鲢等滤食性鱼类,还有浮游生物和水生植物进一步净化水质。


那么“跑道”养鱼究竟能给鱼类养殖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

提高了养殖效率

据周恩平介绍,在700平方米的跑道中,今年一次性投入了鲈鱼17万尾,鳊鱼4万尾,平均一个“跑道”内有4万尾以上的鱼,水槽里的鱼儿争先恐后地顶着水流不断摆尾,哗哗作响的水面上,满是鱼群密密匝匝黑黢黢的脊背和鱼尾甩起的耀眼水花。而这还没有达到每条“跑道”的满负荷。5条“跑道”相当于传统养殖方式的50亩水塘的养殖量,而存活率比传统养殖模式要高30%以上。且因为鱼相对固定在一处,使得饲料只需集中投放,利用率提高20%左右,鱼可以长得更快,可以比其他养殖户更早捕捞上市,获得更高的利润。



日前,《科学养鱼》参加了在福建厦门召开的2016亚太水产养殖展览会,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也在本次展会上设有展台,走近他们的展台引人注目的便是一个偌大的循环水流水养鱼模型,高密度养鱼,走过展台的人都会忍不住停下来驻足观看,不停地问这问那,展商也是不厌其烦,一遍遍地介绍并解答参观者的疑问。忙里偷闲,工厂高密度养鱼,我们就工业化养鱼中几个比较关心的问题采访了美国大豆出口协会淡水养殖技术经理周恩华先生(以下简称周)。

还有池塘自身的污染问题,我们现在国家各级研究所都在池塘水质上做文章,为什么?现在我们养鱼有一个瓶颈:水质富营养化、鱼病增多、生产力下降,其实这都跟水质有问题。那么,水质为什么有问题,我认为是饲料的高营养投入,鱼只能消耗饲料的30%~35%,其他的都是作为废弃物排到水体中了,如果用干物质来计算,一吨饲料它的干物质是900千克,一吨鱼的干物质只有20%,也就是说200千克,即一吨饲料中900千克的干物质养了200千克干物质的鱼,相当于700千克的干物质全部废弃在水体中了,高密度养鱼技术,沉积在了水底变成厚厚的淤泥,过去正因为如此,一般池塘养了5年以后就要进行池塘修复了,如何修复?1简单的办法是排水、换水、吸污,大量使用微生态制剂改水,种植水生植物吸收营养盐。一边修复、再一边投饲,没完没了。现在就简单了,把鱼圈养在一个小范围内,污染源直接从水中移走再利用,既解决了水体底质污染,又获得了有机肥,化废为宝。现在让我非常欣慰的是主管部门对此很重视,江苏省也专门对此进行了立项。从行业需求的角度来讲,我认为这是个巨大的商机。



您认为流水槽的规模和大池之间1合适的比例是多少,是不是只要经济能力许可流水槽就可建得多一点?

周:当时有人认为流水槽规模越大,它的造价就越低,生产中我们通常是建3条槽。2013年当时我们推出的大池塘和流水槽的比例控制在2%,亦即2%的池塘养鱼,98%净水。当时集污设备不行,开始在平望搞的时候是人工进行吸污的,发展到现在既有手动的,也有半自动牵引式的,还有单轨的、双轨的、智能化的。像我们在上海松江做的流水槽,就是智能化的,程序全部输入电脑,一天可以吸6次,也可以吸8次,事先设定输入电脑即可。所以说,高密度养鱼设备,大池塘和流水槽的比例是根据吸污能力、养殖品种、养殖能力等综合确定的。现在我们在推广时,比例放宽到3%,随着设备的改进和大池种养水平的提高,比例应该还可以放宽。但是流水槽和大池塘的比例也有一个天花板,我认为不可以太高,比例太高的话可能在3~5年内没问题,但是一旦超出了大池塘的净化能力,也许10年后水质又会走到像现在的样子。我们的目标是一池水要用到后还是好水,要零水体排放,可持续发展。


高密度养鱼-武汉智慧农研-高密度养鱼设备由武汉智慧农研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武汉智慧农研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是从事“高密度养鱼设备,工厂化养鱼设备,鱼苗供应,鱼菜共生”的企业,公司秉承“诚信经营,用心服务”的理念,为您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欢迎来电咨询!联系人:张总。

武汉智慧农研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姓名: 张总 先生
手机: 18327082286
业务 QQ: 1171138241
公司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华中农业大学原附中三号楼一楼114、116号
电话: 027-87573966
传真: 027-87573966